【学在大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于海教授连续两场做客“百川讲堂”解读国歌背后的民族精神密码

责任编辑: 日期:2025年11月11日 08:04

当旋律承载家国信仰时,每一段乐章都镌刻着精神的力量。11月3日、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音乐总监,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于海,做客“百川讲堂”292期、293期暨“砺剑讲坛”18期、19期,分别赴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带来两场《最爱我们的国歌》专题讲座。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言军出席,来自两校区各学院、书院的本研团支部青年、百川会员共计1100余人现场聆听讲座。

讲座中,于海结合50余年艺术生涯与近万次指挥国歌的经历,从国歌的概述,《义勇军进行曲》的发展历程,国歌崇高神圣、至高无上,国歌是家国情怀的生动教材,我们的国歌是最好的国歌等五个方面展开精彩报告。他回溯了中国国歌从清末临时曲目到《义勇军进行曲》确立的百年历程,详解田汉、聂耳创作背后的抗战背景与爱国情怀,对比中外国歌的文化差异,分享了开国大典、香港回归、奥运盛会等重大场合国歌演奏的幕后故事。于海强调,国歌是宪法明确的国家标志,其歌词与旋律中蕴含的“不屈不挠、团结奋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

“爱国要从唱好每一次国歌开始。”于海特别指出,国歌的生命力在于代代相传的敬畏与守护,新时代青年应铭记国歌历史、守护国歌尊严,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强国担当,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讲座最后,全体师生在于海的现场指挥下,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在国歌声中激荡着澎湃的爱国情怀和昂扬的奋斗激情。

提问环节,于海就在场观众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围绕“跨文化交流中国歌的解读角度”“国歌版本的历史演变”等话题,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以翔实的史实、生动的故事答疑解惑,让在场师生对国歌的时代价值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张言军代表学校为于海颁发“百川讲堂”纪念牌,学校团委书记赵显嵩代表学校接受《国歌响起》赠书,学生代表赠送国画肖像,以表感谢与敬意。

来源:校团委
编辑:张紫嫣
审核: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