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光】易平: 做润物无声的“点灯人”

责任编辑: 日期:2025年10月09日 13:50

编者按: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一个时期以来,大工新闻网以【师者如光】专题为依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陆续推出大工优秀教师至诚报国担使命、培根铸魂育英才的奋斗故事,激励鼓舞广大教师潜心育人、服务国家战略,争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日前,我校4位教师获评“宝钢教育奖”荣誉称号,展现出大工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风范。今天,让我们走近建设工程学院易平教授,一起来听她的力学课程教学故事。

二十七载躬耕教坛,她严谨治学、潜心教学,将三尺讲台视为人生最大的舞台,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她就是2024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建设工程学院易平教授——一位以“教学有道,润物无声”为信念,将教育信仰融入每一堂课、将育人责任融入每一笔板书的力学“点灯人”。她以赤诚初心深耕教学,以国际视野培育英才,以科研创新拓展课堂,在平凡的讲台上书写着不凡的教育篇章。

教学有道春风化雨润无声

“讲授有启发性,总能激发我的求知欲!”这是学生们对易老师课堂的评价。作为教学骨干,易平教授主讲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分析力学基础等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并在中白学院和白俄罗斯老师共同主讲静力学、动力学、分析力学等3门全英文课程。

易平热爱讲台,也敬畏讲台,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备课时,她精益求精,将“板书+课件+互联网技术”的多元手段运用自如。她借助超星学习通、雨课堂和中国大学慕课SPOC平台,娴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了学习过程的数据化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持续精进,她常常去听教学名师的课,不断向周围的老师学习请教。在可查询的四个学期里,她的学生评教平均分高达99.16分——这不仅是学生对她教学效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她深受爱戴的真实写照。

课前二十分钟,教室里常能看到她与学生交流的身影;课后,讲台上总围满了请教问题的学生,她耐心答疑,细致讲解。对于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她会在课堂上邀请其分享思路,并给予表扬,激励其他同学;对于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她则主动谈心,多次沟通,帮助沉迷网络、学业落后的学生重拾信心。有学生在网络评价系统中留言,“在易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建工人踏实做事、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易平以身作则,将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如春风化雨般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数字赋能  拓展国际新视野

面对数字化浪潮,易平主动拥抱变革,大力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她主持建设的“理论力学(土木类)”和“分析力学基础”课程获批辽宁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参与建设的“工程力学”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她基于慕课开展校内SPOC,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运用智慧教学工具严格管理学习过程,实现多元化考核评价和学生的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改革成效显著。其教学改革成果斩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一项。

在国际化教学上,易平同样是先行者。她深度参与土木国际班的创建,并负责理论力学课程的全英文教学,至今已培养了14届学生。为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她连续三年邀请“海天学者”来校授课,并多次邀请国际期刊主编等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分享学科前沿动态。她主编出版的《理论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理论力学习题精解》《Solutions Manual of Theoretical Mechanics》等教材,构建了完整的中英文理论力学教材体系。2020年,她主持建设的“Engineering Mechanics”课程首批上线中国大学慕课国际平台,成为我校唯一一门用英文主讲的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她还参与建设了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材料力学”,该类课程全校仅有4门。在易老师看来,多与国际接轨,未来中国的工程师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更加耀眼。

教研相长  反哺融合育英才

“科研从来不是教学的附属品,而是支撑教学实现提质增效的‘隐形的翅膀’”,这是易平对教研关系的深刻理解。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70余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学术桥评审专家,以及20余个国际、国内期刊的特邀审稿人,她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

易平巧妙地将前沿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建模、分析、设计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她也坚持让教学反哺科研,课堂上的一个提问、一次讨论,常常能激发出新的研究灵感,从教学中挖掘科研资源,拓展科研选题,促进科学研究。

在她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批优秀学子在科研与竞赛的舞台上崭露头角。近三年,她指导学生在结构设计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国际奥林匹克互联网“理论力学”学科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个人奖项10余项;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0项。土木国际班前三届有11篇全英文毕业论文由易平指导。“中国力学”的种子,就这样由她播撒,随国际学子飘向海外。

易平共指导研究生45人(留学生7人),已毕业31人(留学生3人),其中2人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3人获大连市优秀毕业生,14人次获校优秀研究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团队荣获2021年首届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

信仰如炬,初心不改。二十七载春秋,易平以粉笔为笔,以讲台为卷,书写教育信仰;以数据为媒,以科研为翼,拓展课堂边界;以国际视野,点亮学生梦想。她是力学星空下的“点灯人”,用严谨与热忱,润物无声地培育栋梁之才。未来,她将继续在教育沃土上深耕,让“中国力学”的光芒照耀更远。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编辑:王增强
审核:赫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