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七一·新优势】铸强支部标杆 领航科研报国 以“党建+”模式赋能“奋进科研报国行” ——“领航卓越”党支部 化工学院高分子博硕第三学生党支部

责任编辑: 日期:2025年07月04日 08:55

【编者按】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将“一融双高”作为学校党建战略工程,并将其作为高校党委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来推动。按照“启动部署-重点落实-深化实施-总结提高-成效巩固”进行五年规划,坚持试点引领、机制护航、考核保障“三位一体”统筹发力,全面提升“一融双高”建设质量。各级党组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在路径探索、机制创新、成效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践成果和典型经验。

今年是“一融双高”建设质量提升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特推出专题宣传,集中展示各级党组织推进“一融双高”建设的典型做法和主要成效,以此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新优势锻造年“353工程”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一融双高”建设成效,为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加速卓越贡献力量!

化工学院高分子博硕第三学生党支部依托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工程院蹇锡高院士课题组组建,2024年获评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学校“一融双高”特色党支部。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七个有力”具体要求,聚焦以先进智能高分子材料为核心的“一融双高”建设,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围绕“理论、科研、服务”的“三个维度”赋能奋进科研报国行,努力实现“支部聚初心像一团火、党员守匠心树一面旗、报国融恒心聚一股劲、科研有决心圆一个梦”建设目标,让青春力量在服务东北振兴中绽放绚丽光彩。

铸牢信仰之魂 强化政治引领 赋能党支部战斗堡垒

学深悟透践初心,坚定信仰铸忠诚。支部从“点线面”三个角度推进“全员学理论、全程学理论、全面学理论”,引导党员筑牢信仰之魂,凝聚科研报国之志。聚焦“点”,党支部以“学、查、改”三个关键环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学习过程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感悟,引导党员厉行勤俭节约,以过硬作风铸就科研报国的精神脊梁,支部书记朱飞荣获学校“关于开展在一流大学建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题征文”三等奖;延伸“线”,支部邀请蹇锡高院士结合自身科研奋斗经历,围绕“共产党人的初心”“化工人的使命”“科研攻坚报国志”等主题讲授情景党课,激励支部党员投身科研一线。拓展“面”,支部让全体党员在理论学习中铸牢信仰之魂,支部党员贾航协助做好对六盘水市玄武岩企业“以研增产”的对口技术帮扶,为国家脱贫攻坚贡献注入科技动能,先进事迹被《光明日报》报道。

锤炼科研报国 激扬青春强国 赋能科技自立自强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支部强化党建引领,助力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持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解决“卡脖子”难题贡献青春力量。支部组建“一融双高·榜样”经验讲解队,在支部内选拔学术、职业规划等能力突出的党员,帮助大家明确学习目标、教导仪器测试方法和使用科研作图软件,先后有12人次荣获国家奖学金,40人次获校级以上奖励,80余人次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党员马守骏参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获国家一等奖(位列全国前1.1%,全校唯一);支部组织党员认领“一融双高·先锋阵地”,把实验室、仪器设备室作为“先锋阵地”,把卫生水电安全管起来,切实为高质量科研保驾护航,在阵地建设期间无任何违规安全事件发生;支部与高分子材料系教工党支部开展“高材讲坛”师生共建系列活动,探讨科研难题解决办法与高水平论文撰写技巧,持续提升师生之间的凝聚力与科研报国的战斗力。党员鲍庆光同志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全国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总决赛金奖,其研发出的新型杂环聚芳醚耐磨自润滑树脂基复合材料完成其在航空发动机高速止推轴承上的应用示范,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力行爱国之志 厚植家国情怀 赋能新时代长征路奋斗伟力

青春心向党,奉献显担当。支部打造“3-4-5-6”党员意识教育体系,为新发展党员赠送“政治生日·三个一”、为新入校党员准备“红色礼包·四个一”、为每名党员打造“教育管理·五个一”、为毕业生党员落实“青春向党·六个一”,将党建育人贯穿党员教育全过程,持续激发党员使命感、责任感;支部以“化育臻善-凝心聚力齐奋进”为目标,推动党建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开展“助学·助志·助梦”主题党日暨向龙陵县核桃坪村完全小学捐款活动,让党旗在传递温暖、播种希望的第一线高高飘扬,激励党员在科研工作中勇于担当;支部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发起“化工党员先锋行”行动,毕业季开展“致青春·向未来·立新功”主题党日,迎新季组织“奋斗青春、党员力量”主题党日等,让党员在服务毕业生和新生的过程中展现责任担当。

来源:党委组织部(党校)
编辑:王增强
审核:赫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