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教】丰厚积累助“应急”教学更完美 —大工《日语听说》团队开启在线教育新篇章—

责任编辑:公共教学中心 日期:2020年03月02日 20:20

《日语听说》课程从2011年至今连续8年获评大连理工大学优秀课程,得益于丰厚的积累和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在日语教育界,团队率先兄弟院校致力于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初级日语听说》课程2015年获批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以SPOC的模式实施混合式教学,先后在“酷学辽宁”、“大连理工大学金课建设平台”上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和效果得到了督导专家与学生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之上,2017依托国家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中级日语听说》慕课,并在“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中国高校外语慕课”等知名平台上线,面向其他高校及社会学习者开放,开创了日语实践类课程慕课建设和应用的先河。


疫情当前,教学全部转为线上,面对全新的教学模式,尽管有丰厚的前期基础,但如何保证学生的听、说训练不受影响,追求与混合教学模式同质是团队面临的紧迫任务。在团队负责人韩兰灵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关于如何完善平台现有资源、如何整合修订原有课堂资源进行反复探讨。课程组长于亮和毕杨,组员时春慧和刘艳伟,课程组共5位老师协同作战,信息共享,明确分工又互相查漏补缺, 20几天不间断的网络会议讨论和亲身试验,终于敲定了线上互动教学模式和腾讯会议软件。从教学大纲的修订到教学日历的完善,再到线上互动材料的补充,团队教师反复推敲,夜以继日。

表1:团队的工作日志




(1) 扩充完善课程资源

平台扩充听力作业54套、口语作业21套、25个讨论话题、课程相关资源多份,充分满足了学生线上学习的资源需求。

重新编辑线上互动使用的课件、文档等教学资料,保证线上课堂的饱满度。


(2) 语言产出为导向,多维评价促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和必做事项条理化之后展示给学生,以语言产出目标为导向进行输入和产出的教学三步曲设计。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体验,加大听、说训练,本课程按照1:1的学时比例安排线上互动教学和自主学习,二者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线上互动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及时检测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计划。同时创造丰富的语言产出机会,学以致用。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实施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法。


(3) 师生沟通顺畅及时

所有课程消息学生都能够通过大工金课建设平台的“通知”模块和QQ群两种方式及时得到通知。同时团队教师把典型问题整理成话题发布到平台讨论区,供师生课后总结交流。2月25日第一次课后发起的话题讨论,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名师生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参与其中。另外,好多同学也通过自主发帖的形式进行拓展学习。


(4) 基于客观调查了解学生需求,积极改进教学

25日第一次线上课堂,学生全员按时出席,团队教师尽可能保证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机会,无论是互动效率还是互动效果都远远超出预想。第一次线上互动结束后,团队立即进行问卷抽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感受,对课程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完善之后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67名学生接受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当日《日语听说》线上互动课堂的满意度是100%;与老师沟通的顺畅度是94%。学生对该课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团队教师一一研读,尽力满足学生需求。


 


(5)应对外校需求,提供教学咨询服务

非常时期,《中级日语听说》慕课受到日语教育界同行的格外关注。团队需要面向四大平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提供服务。“中国大学慕课”第二轮选课人数2272人,“学堂在线”3792人,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418人(均不含各高校SPOC数据)。为了维护提高大连理工大学的品牌形象,团队教师耐心回应兄弟院校同行的电话、微信咨询,同时建立QQ群提供交流空间,团队教师轮流答疑。


感谢校区的大力支持,《日语听说》从2003年至今从未停止成长。16年跬步千里,团队匠心沉淀,寸积铢累,不断地完善和提升。非常时期,虽不能奔赴武汉,但我们牢记初心,脚踏实地,凝心聚力,恪守教职。丰厚积累并没有让团队止步不前,为了让“应急”教学更完美,二十几天从未间断的网络会议,每一位教师虽然生活中也有多重角色,但我们清楚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个大工人都在积极行动,作为一线教师更是责无旁贷,必须守住教学这块“防疫阵地”。大工《日语听说》团队将开启在线教育新篇章。